俗话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确,学习投入时间长、课业紧张、就业压力大与前期收入低等缺点,成为医学生劝退他人学医的理由。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大量的专业积累,因此医学生的学习年限偏长、职业年龄偏高。作为大学最熬的专业,那些毕业后的医学生都怎么样了?作为医学生的你还会建议他人学医吗?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的播出,让人们体会到医学生之间的“内卷”现状。在节目中,七位实习生均为研究生,其中约一半是博士生。几位实习生就读的学校有西安交大、浙大、中南大学等,这几所大学的医学院综合实力都算得上国内的top级。除了学历水平让人眼前一亮,实习生们的英文水平、实践操作水平也让网友看了直呼自己是来人间凑数的。
节目播出后,有业内人士指出,医疗行业医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硕士研究生尚且可以一试,但简历也可能石沉大海。博士医院的门槛,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筛查研究方向和学校综合排名。
医学——最熬专业
届所有学科门类的本科毕业生中,升学比例最多的是农学生(41.55%);其次是医学生(32.56%)。但这两类学生升学的原因却大相径庭。大部分农学生升学是为了换专业,进而达到职业更换的目的;而医学生选择升学更多的是为了进行更专业化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而提升本行业就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点上。
医药类职业专业化的特点使得医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故相较于其他职业,医生的职业年龄也会偏高。根据《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我国执业(助理)医师年龄结构处于35-44岁区间的人数最多,其次是25-34岁和45-54岁。年龄在25岁以下的比例仅为0.2%。
医学生就业特征
专业对口度高
届所有学科门类的本科毕业生中,工作与专业对口度最高的是医学类,达到92.53%,比全国本科毕业生整体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届医学类本科毕业生中,近8成就业于卫生和社会工作这一行业门类。
离职率低
近三年,在所有的学科门类中,医学的离职率均为最低。-届的医学类本科毕业生离职率依次为7.48%、8.96%与7.48%。届不同的专业类离职率最低的五个专业类中,前三个均为医学类。
就业竞争激烈
届医学本科毕业生中,超过七成的学生期望进入医疗卫生单位就业。但由医院岗位需求之间的供需关系并不平衡,导致了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压力也随之上升。
医院医院的竞争更为激烈。年,医院的人岗竞争比例高达58:1;医院的人岗竞争比例也达到了51:1。
医学生压力及心理健康
每年的毕业季,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便逐渐凸显。首先,随着医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应届毕业生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国内医疗卫生机构普遍未开展大规模的招聘工作,这给医学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其次,在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多的趋势下,本科学历在就业竞争中不占优势。医院对于医生的学历要求很高,医院,博士学历基本上就是最低门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增多、工作强度与科研压力增加、感染风险增加等也成为即将就业的医学生们的压力源之一。这些压力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医学院毕业生在心理健康的各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7方面,更是达到了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
今年7月,美国知名医学网站“医景”发布《年医师倦怠和抑郁报告》指出:47%的医生对职业产生了倦怠,不少医生还出现了抑郁。如何有效减缓医护人员的压力以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一问题需要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