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谈谈
老年人的失眠问题和治疗方法
01
为啥?
老年人为什么更容易失眠呢?原因可分为以下6点:
生理性因素
人体的神经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睡眠是脑部神经细胞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老年人神经细胞的减少,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而失眠是最常见的症状。
疾病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有的还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易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此外,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四肢麻木等疾病,这些均可加重老年人失眠。
精神因素
老年人中,有抑郁状态及抑郁倾向的比例较高,抑郁症多有失眠、心慌等症状,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早醒及深睡眠减少,特点是清晨两三点醒来,再也难入睡。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后半夜失眠越来越严重。
心理社会因素
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均可引起老年人怀念、忧伤、烦恼、焦虑等情绪上的变化,这些情绪上的波动都可使老年人产生失眠症。这种失眠症的特点为入睡困难,脑子里想的事情总是摆脱不掉,以至于上床许久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环境因素
睡眠需要良好的环境,否则也可引起失眠。寝室温度过冷、过热都可以妨碍人们的入睡。湿度对睡眠亦有影响,理想的湿度55%~60%,过于干燥或过度潮湿均不利于健康。在城市里噪声是干扰睡眠的常见因素,居室临街、邻居喧哗、周围环境嘈杂等,都可使老年人难以入睡,并易将睡眠浅的老年人吵醒,而不能再入睡。
药物因素
睡前服用的了引起神经兴奋的药物,如治疗哮喘的麻黄素、氨茶碱,治疗结核病的异烟肼等,易产生兴奋而难以入眠。另外,如左旋多巴、苯妥英钠等都能引起老年人失眠。
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老年人失眠的重要因素。
02
非药物治疗
一般失眠分为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前者是失眠持续时间小于3月,后者是大于3月。两者在治疗上都需要非药物和药物联合治疗。如何利用非药物治疗来改善睡眠?
1、找到适合的生物钟
全身心放松形成有规律的生物钟,以此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管夜里睡了多久,都必须在早上定时起床,避免日间打盹或躺床上。
2、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
老年人经常失眠有可能是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关,因此可以试着为自己营造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也是有助于入眠的。避免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等。
3、适当增加锻炼
适当的做一些体育活动,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改善入睡困难的情况。但是要注意活动的时间,不要在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这样反而会让神经兴奋,对睡眠质量造成影响。
4、注意日常饮食
进入老年,人体的各项器官功能都出现减退的情况,因此老年人在日间减少兴奋类食物如咖啡和茶的摄入,尤其在下午或晚间。避免吸烟,尤其在睡前。
03
药物治疗
老年人常用治疗失眠症的药物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医院处方的安眠药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苯二氮卓类安眠药,就是大家常说的安定类药物,例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虽然这些安定类安眠药耐受性好,但容易出现日间思睡、头晕和头痛,行走不稳和记忆力减退,持续使用数周会出现依赖性,就是大家常说的“上瘾”。
另一种是新型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例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少,但仍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睡眠行为障碍(梦游等),长期使用也可出现依赖性,但相对传统的苯二氮卓类安眠药来说,副作用和上瘾性较少。所以,对于连续4周或以上需要服用安眠药物的老年患者,医院进行评估,及早启动失眠的规范化治疗。
重要提醒!!!
??提醒老年人,有些失眠患者会饮酒来改善症状,这个还是不推荐的。虽然酒精会短暂的改善失眠,但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会出现下降,反而造成夜间易醒。
??长期饮酒又会引起慢性失眠,即使戒酒后,有时也不能完全缓解。对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伴发的失眠,饮酒可能会加重病情。此外,安眠药和酒精同时服用会引起猝死,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饮酒并不是一个改善失眠的好方法!
专家挂号时间及安排
医院精神卫生科胡恒章,副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睡眠障碍,抑郁障碍,躯体化障碍,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性痴呆。
简历:医院业务副院长,浙江天瑞医疗精神科医生联盟负责人、首席专家。毕业于皖南医学院医学专业。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33年,曾参加卫生部举办的第九期精神科进修班,曾任安徽铜陵市精神病院副院长、医院心理科主任、宁波市精神病院副院长;曾任安徽省心理学会理事、铜陵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现担任宁波市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委员,被评为第四届浙江省优秀精神科医生。
门诊:每周五全天
-
夜太美,
尽管再危险,
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
……
编辑
丁建萍
审核
金智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