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被尘封了整整十年的求救信,一段“被精神病”的黑暗往事,一个女人绝望的呼喊,将央视《经济与法》的采访者引向医院。
在这封信中,她只留下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语:“求求你们,救救我!”是什么样的遭遇,医院的“病人”发出如此绝望的呼喊?
在10年的时候,朱金红结束了多年的海外定居生活,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归乡之路,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处理自己的房产事宜,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
却不料,刚下车,等待她的不是亲人的拥抱,而是母亲冰冷的扭送,目的地竟然是——精神病院!
究竟是有着怎样刻骨铭心的深仇大恨,才会使得一位母亲狠下心来,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进精神病院呢?
房产和她的“病”朱金红出生在一个性别歧视的家里,作为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她从小就感受到了不被重视的压力,在母亲眼中,女儿是“赔钱货”,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希望。
朱金红内心无比渴望能够得到母亲的认可,为此,她发奋图强地刻苦学习,兢兢业业地勤奋工作,她满心期待着能够凭借成功来向母亲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大学一毕业,她便踏上了前往日本的道路,在那充满挑战的异国他乡,她持续努力打拼多年,凭借着坚定的毅力和非凡的能力,她在事业上一路高歌猛进,她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满满的收获,拥有了令人羡慕的丰厚收入。
她没有忘记家乡的父母,不仅出资为他们盖了新房,还在北京、上海和南通购置了三处房产,总价值超过六百万,这些房产,她委托母亲代为管理,却没想到,这份孝心,最终成了母女反目的导火索。
金融危机的来袭,使朱金红猝不及防地陷入了重重困境,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压力,她打算卖掉国内的房产,可是,母亲唐美兰却不肯归还房产,这让朱金红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每月上万元的租金收入,让唐美兰逐渐迷失在金钱的诱惑中,她不愿放弃这笔可观的收入,更不愿承认女儿的成功和独立,母女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
唐美兰肆无忌惮地在周围到处散播关于朱金红患有精神疾病的谣言,年月,朱金红怀着忐忑的心情与母亲见面,然而等待她的却是残酷的现实,她被强行送进医院。
唐美兰的说辞看似“合情合理”:女儿精神状态不稳定,怀疑丈夫下毒,需要住院治疗,而朱金红却声称自己一切正常,是被母亲强行送进精神病院的。
被困在精神病院的朱金红,每天都生活在绝望、恐惧和无助中,她被强制服用精神类药物,目睹了其他患者遭受电击治疗的痛苦,求生的本能让她选择了假意配合,而在内心深处,她从未放弃过抗争。
朱金红偷偷地将药藏在舌头底下,趁人不注意时吐掉,她写下遗书,将自己的房产捐给慈善机构,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控诉和对自由的渴望。
当律师和朋友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时,希望的火苗再次被点燃,他们四处奔走,向社会寻求帮助,希望引起公众的注意,医院做出了让步,认为朱金红已经具备“出院条件”。
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医院坚持“谁送来谁接走”的原则,而唐美兰却拒不接女儿出院,除非朱金红交出房产证。
面对母亲的无理要求,朱金红陷入两难境地:妥协,意味着失去自由和财产,拒绝,意味着继续被囚禁在精神病院。
为了查明真相,《经济与法》栏目组介入了调查,记者采访了唐美兰,试图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