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士长——张盼青
张盼青,女,35岁,年7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本科,从此,她便穿上了赋有“白衣天使”称号的工作衣,开始了“南丁格尔”使命的光荣征程。几经周转,年她有幸加入了“医院”,开始面对这一群特殊的弱势人群——精神疾病患者。看到他们迷失在妄想,幻觉,失控的世界里,被孤独,无望,没人理解的不幸所包围,看到他们在清醒与失控的边缘挣扎,不断涌现在她心头的是,要呵护他们,要关爱他们,要用热情去温暖每一位患者,要点燃他们不幸人生的希望之光。
带着这样的使命,她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敢担当、肯奉献、责任强的护士长,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
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疾病,住院时间短则2-3个月,长则数月至数十年,无陪护病房及传统的封闭管理模式,患者几乎与外界隔离。他们长期得不到家人的关心,不能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身为女病区的护士长,她以身作则,带领护理团队坚持每天给患者铺床叠被,为不能自理的患者梳洗更衣,还会给年轻的患者梳一个漂亮的蜈蚣辫,让她们一整天心情都美美的。到了吃饭的时间,她会带领护士们把饭盛好,一碗一碗的端到桌子上,对于特殊需要照顾的患者,会一口一口地喂到她们嘴里。每当过时过节,就是患者对家最渴望也是最失望的时候,于是,医院资金并带领护士们在各个节日里,给大家送礼物,买蛋糕,做手工,让她们把对家人的思念找到一种寄托;每年的除夕,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她却放弃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选择留在病区与所有的患者一起包饺子,让她们不回家也能吃到自己包的饺子,体会到家一样的温暖。日复一日的辛劳付出,让这些被遗忘在角落的“孤独者”医院的温暖,有医院就是家,病友就是亲人,医护人员就是“大家长”,在医院比在家还好的感慨。
她的工作认真负责且一丝不苟,每天她都是最早来到病房,查看夜间患者的护理情况,她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耐心细致的观察每一位患者,从睡眠到饮食,生活上的需求,病情的变化,内心的想法,由于她们是一群特殊的患者,甚至会关心到她们袜子上的破洞,卫生纸的使用情况,每次例假的来临。她总是微笑的面对每一位患者,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和关心患者,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难护理的患者,在她这里好像就是有秘法一样可以迎刃而解,不愿意和人说话交流的患者在她面前有说有笑,遇到有冲动伤人的患者,她更是冲在最前面,保护患者,保护护士,即使挨了打,也在她脸上看不到丝毫抱怨的表情,她总是告诉护士们,“精神病患者是弱势群体,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要给她们更多的关心与包容,这样才能够唤醒更多沉睡的心灵”。遇到危重患者,她更是临危不惧,思路清晰,准确判断,带领护士们配合医生抢救,一次次将患者从死神的手里拉回,她满心满眼都是患者的安危。有的患者更是每天都会在见到她的时候给她一个拥抱,感叹着这个个子不高,长相平凡的护士长总是能够给她们带来无尽的关怀与爱护。
这些年来,她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了解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国内、省、市级组织的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及培训,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显著提高,更是在年顺利的通过了中级职称的考试,这些都和她的辛勤付出分不开。
为了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张盼青护士长带领她的团队为患者们进行了折纸,捏橡皮泥,穿串珠,画画,做手指操,做手工等多种康复活动,参加了患者康复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她看到患者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时,她的内心也同样充满了喜悦。她将患者一幅幅的作品展现在专门的陈列墙上,鼓励更多的患者参与,让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让患者正确的面对自己。
在年时,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医院实行全封闭管理,她曾两个月和患者同吃同住,由于封闭期间无法探视,很多患者得不到家属的探望与关怀,其中一位14岁的小姑娘,每天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更不愿清理个人卫生,当她看到这种情况时,对于一个孩子的母亲来说,既可怜又心疼,于是每天早晨都会和她一起洗漱整理,并为她梳理一个漂亮的发型,面对镜子里的她时,鼓励她每天都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逐渐的,让这个小姑娘对她产生了信任,充满了依赖,在之后的封闭生活中陪着她一起唱歌,一起画画,一起看她喜欢的漫画书……封闭结束后,由于病情的好转,父母来院接她回家,在分别的一刹那,都流下了不舍的泪花,却还是由衷的期望她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她就这样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的坚守,默默的付出,用智慧和爱心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朝着她的梦想不停歇的前进着。
原标题:《最美工作者——张盼青(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