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去年撞伤我父亲的司机和他的保险公司现在没信儿了,怎么赔也没个数。
现在,我家人商量着想起诉他们了,你说这精神损害赔偿能主张吗?我之前听说,不构成伤残等级的没有精神损害赔偿?”
“你父亲伤得怎样?”
“有一个脚趾有骨折,其他地方还好,住了十多天院。”
“如果说不构成伤残就没有精神损害赔偿,这话太绝对了。在《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了,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所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是你父亲的权利。”
“那为什么他们说我们这情况没有精神损害赔偿呢?”
“这就是第二层意思了,你们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能否得到支持,需要依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也就是你们需要向法官证明‘自己受到精神损害且后果严重’。怎么证明呢?
一般来说,伤残等级是一个常见的证明依据,但不是唯一的。比如,同样是手指受伤,厨师的手、钢琴家的手受伤与你我的手指受伤,带来的损害后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受害人的伤情即使不构成伤残,但也可能给他造成了严重精神损害,法院也应当支持。所以在受害人所受伤害不足以达到伤残程度时,精神损害赔偿金是否能得到支持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老爷子这种情况,本来年纪大了腿脚就不如以前利索了,现在一出事故,个把月不能正常走路,对他打击挺大的,精神上消极了很久。”
“那你需要准备些证据把这个因果关系说清楚,能否得到支持还需由法院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裁判。”
“嗯,我回去捋捋。”
供稿:陈旭
排版校对:张希
责任编辑:沈晴雯
主编:安翔
法律依据
《民法典》(年1月1日实施)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法》(年1月1日废止)
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第一款)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