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圣兆药物长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开展临床BE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治疗和控制 http://news.39.net/bjzkhbzy/230101/12834077.html

来源:南早网


  5月19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圣兆药物(.NQ)发布公告称,公司在研项目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1月制剂)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随机、开放、多剂量、两制剂、两周期自身交叉的生物等效性试验(“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已通过广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BE试验备案平台备案,备案号为-1。


  据悉,该制剂为公司第5个进入到临床BE试验阶段的产品,也是公司继注射用利培酮微球(2周制剂)、注射用双羟萘酸奥氮平长效注射液之后第三个开展临床BE试验的精神类药物产品。加上在研的阿立哌唑长效制剂,圣兆药物已逐步实现了在抗精神分裂症长效制剂上的研发全覆盖。


  原研年销售额超40亿美元,国内尚无仿制药


  目前FDA已经批准四款帕利哌酮药物上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分别为每天一次的口服缓释片,每月一次、每3个月一次、以及年新上市的每6个月一次的缓释注射液。这四款药物原研均为美国强生公司,根据强生年年报,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液(1月及3月制剂)年全球销售额为40.22亿美元,并且仍呈逐年稳定增长的态势,市场潜力惊人。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在产品质量控制、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技术壁垒,仿制门槛极高。国内方面,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仅有进口的强生产品。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尚未有该产品的仿制药上市,竞争格局良好。


  每月注射一次,提升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达到精神病程度的严重情绪障碍,以逃避现实并伴有妄想形成、幻觉、情绪失调和退行性行为为特征,分为偏执型、紧张型、感应性精神障碍以及青春型。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超过万。


  目前我国批准的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大多数为非长效制剂,需要每天服用1次甚至3次,患者容易漏服、自行停药,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国内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复发率高达40.8%,平均复发时间为6个月。而依从性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依从性差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高达68%-77%。


  与普通制剂相比,长效制剂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给药频次,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兼具急性期快速起效、维持期持续改善症状的作用,因此,普通剂型向长效缓控释剂型转移已成为抗精神病药物的发展趋势。


  其中,棕榈酸帕利哌酮是长效抗精神分裂症的明星药物。帕利哌酮是早期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的体内主要活性代谢产物。相比于利培酮,帕利哌酮起效较快、疗效更好、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较好,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均有显著疗效。


  北交所上市辅导中,专注高端制剂“国产化”


  资料显示,圣兆药物于年6月登陆新三板,在新三板资金累计募资近9亿元。目前圣兆药物已进入北交所辅导期,公司市值超32亿元,年及年研发费用合计1.84亿元,符合北交所标准四的市值和财务要求。


  公司主要专注于以脂质体、纳米粒为主的靶向制剂和以微球、微晶、缓释植入剂为主的长效缓释制剂的开发及产业化。据悉,本次圣兆药物开展临床BE试验的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采用的技术为微晶技术,是高端制剂中的一种,在该注射剂产品领域,我国市场几乎空白。


  年12月30日,NMPA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旨在加快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未来5-15年,药品高质量和创新发展将成为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尤其是以微球、微晶、纳米粒以及脂质体等技术为代表的高端复杂注射剂,国产替代的发展空间巨大。


  据年年报显示,圣兆药物预计年开始将陆续有产品获批,第一款商业化产品预期为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公司连续亏损状态预计将得到改善,有望迎来业绩上的爆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