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性贫血是指人体外周循环血液在单位容积中,血红蛋白或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老年性贫血有的原因不明,有的则是缺铁等引起。一般为慢性缺血。中医学多属“虚劳”、“萎黄”等范畴。
”
如何通过食疗的方式治疗老年性贫血呢?
一起来看看吧!
01
肝肾阴虚
证见贫血伴有眩晕耳鸣,眼目干涩,肢体麻木,胁痛,咽干口燥,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健忘多梦,舌红而干,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方用:何首乌20克,粳米克,红枣5枚,冰糖适量。何首乌洗净,水煎取汁液,与粳米、红枣一同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冰糖调味,分3次食,每日1剂,连服2~3周。
02
脾肾阳虚
证见贫血伴有下腹冷痛,头目晕眩,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畏寒肢冷,便溏或五更泻,或面浮肢肿,小便不利,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弱。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壮阳。方用:山药50克,核桃仁、黑芝麻、海参各20克,鸡肉克。上述食材洗净后,一同入锅,加水炖至海参熟烂,加食盐调味食,每日1剂,连服2~3周。
03
气血两亏
证见贫血伴有疲乏无力,面色无华,语声低微,气短懒言,头晕目眩,自汗,易感冒,口唇、指甲色淡,失眠心悸,四肢麻木,舌质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肝。方用:当归、黄芪各15克,猪肝克。当归、黄芪用布包好,加水炖至猪肝熟烂后,去除药包,加适量食盐调味,分2次食,每日1剂,连服3~4周。
05
脾胃两虚
证见面色萎黄或苍白,体质瘦弱,腹胀,大便溏泻,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口唇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方用:大米、赤小豆各60克。一同煮粥,粥熟后,加入红参粉5克,调匀,分3次食,每日1剂,连续食2~4周。
01
心脾虚弱
证见贫血伴有面色苍白或无华,疲乏无力,食少纳呆,健忘失眠,心悸怔忡,多梦易醒,腹胀便溏,舌质淡,脉细弱。治宜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用:小麦、大米各50克,莲子、白扁豆各30克,龙眼肉、山药各25克。上述食材一同入锅,加水煮粥,粥熟即可,分3次食,每日1剂,连服2周。
文
胡佑志
编辑
毛凯亮
审核
张海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