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徐灵胎,可治精神和身体病症,两次奉诏 [复制链接]

1#

徐灵胎(~),江苏吴江人,清代著名的医学大家,精通古中医,擅长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特别是可以医治精神方面的疾患,先后两次奉诏入宫为乾隆皇帝治病,名满天下,有“神医”美誉。他对古中医经典名著进行了注释,理清了中医理论,入选《四库全书》,为中医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徐灵胎是一个奇才、全才,他通晓天文、地理、音律、技击等,特别精于医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徐灵胎虽然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走科举入仕的途径。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他应该也是科举入路,而且他特别聪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按理来说,搏个一官半职应该不在话下。

但是,令人称奇的是,徐灵胎对科举有着超越时代的清醒和认知。他认为,科举制度就是禁锢人的思想,培养的都是无用之人。于是,在他14岁时,就不再学习八股文章,而是研读《易经》《老子》等圣贤经典,而且做了大量的注释,后为他的这些注释本,包括医学的在内,一起都被收录到了《四库全书》之中,而当时,他还是个14岁的孩子。

徐灵胎本来想做一个学者,但是后来家中发生的事情,让他转而从医。他的三弟、四弟、五弟先后病故,父亲异常悲伤,也患生重病,终年求医用药。有感于当世无良医,于是他痛下决心,决定自己学医救父、救世人。

于是,他开始找发愤苦读,将《黄帝内经》以来,至明、清的历代名家医书,全部通读一遍,广求博采、穷源溯流。经过数年的努力,徐灵胎洞彻医理,开始临床,不久将父亲治愈。然后开始给周围的人看病,往往药到病除,慢慢地成为了当地的名医。

徐灵胎特别强调“学古”,对古中医推崇备至,有“宗经法古”的思想。当然,他并非是“食古不化”,恰恰相反,他还有“疑古”的精神,对于前人的得失,他敢于批驳。特别是对于当时中医的不足,敢于纠正,让清代医风为之一振。

徐灵胎医术非常高明,不仅善于治疗身体方面的疾病,而且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也疗效突出。有一次,邻县一40岁的精壮男子,整日枯坐,不思饮食,亦不睡觉。他告诉亲人,说身边有一红一白两个人,一个不准他吃饭,一个不准他睡觉。旁人都以为是中邪,但请人祛邪无效,当地中医亦无效。

后来慕名找到徐灵胎。仔细了解情况后,徐灵胎认为这不是中邪,而是情志之病。于是开方一剂,不久男子入睡,至第二天早起,进饭一大碗,自言一红一白两人消失,自此恢复正常。

徐灵胎名气越来越大,皇宫之中都有人知晓。后来,乾隆皇帝患疾,御医束手无策,于是召徐灵胎入宫,三剂药而愈。医院,但是徐灵胎力争不授,最终归于乡野。

有“清代第一名医”的叶天士,曾经看过徐灵胎的医方,对其评价之高,认为徐的造诣,超过了自己。

徐灵胎一生著书颇多,比较有代表性著作有《兰台轨范》《医学源流论》《论伤寒类方》等,都是精品力作。

《医学源流论》充分反映了徐灵胎的医学理论和学术思想,论述切中时弊,读起来如耳目一新,代表了清代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是对古中医理论的最新阐述,对后世影响深远。

《徐灵胎医学全书》是后人对他医学思想的整理,同时开展了现代研究,完整、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徐灵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一部学术价值非常高的著作。对于中医从业者、学生和爱好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经典参考书籍。

注: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