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心理干预海东化 [复制链接]

1#

医院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失眠、慢性疼痛、疑病、人格适应不良等,部分病人甚至会出现自杀或伴发急性精神障碍。一般来说,不同器官疾病的病人同患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不完全一样,其中以神经科病人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为最高(50%~70%),而普通内科门诊病人同患心理障碍的比例约为10~20%,以焦虑和抑郁常见。下面就医院病人中焦虑、抑郁、失眠、疼痛和自杀这5个常见问题的行为干预作一介绍。

常见心理问题

一焦虑:


  焦虑是一种紧张、恐惧害怕的情绪体验,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反复练习和应用系统和逐步脱敏的方法来减轻焦虑和拮抗回避行为;提高自控能力(如应用放松技术、学会认知应对技巧等);强调自我练习和指导的重要性。常见的焦虑处置过程包括:


  A.生物心理社会学评估(2~3次)①围绕症状的认知行为交谈(SOCBI);②内科病史会谈及精神检查;③焦虑问卷检查(如SAS、BAI、HAD、HAMA等);④诊断、鉴别诊断、制订针对问题的处理方案。

B.治疗干预(10~15次)①给予适量的抗焦虑药物;②焦虑认识过程训练;③评估有关兴趣爱好、体育活动、睡眠卫生等;④开始系统放松训练(SRT);⑤自我监察和脱敏;⑥选择和应用行为干预;⑦选择和应用认知—行为干预;⑧认识、澄清和转变(ACT)方法应用;⑨读书疗法(Bibliotherapy);⑩酌情减药;(11)复发预防训练,包括社会支持;(12)长期随访—健康行为的维持监察。

二疼痛:


  传统观念认为慢性疼痛是一种躯体疾病、生理问题,很少认为这是心理问题。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慢性疼痛病人(如腰背痛、头痛等)是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因此在国外的行为医学临床工作中,慢性疼痛处理是一个重要领域。


  其基本的行为干预过程为:


  A.生物心理社会学评估(2~3次)①围绕症状史会谈和精神检查;②内科病史会谈和精神检查;③疼痛问卷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制订针对问题的处理方案。

B.治疗干预(10~15次)①给预适量的镇静药物和治疗抑郁情绪;②介绍疼痛—紧张环路及治疗策略;③评估有关兴趣爱好、体育活动及睡眠卫生;④开始系统放松训练(SRT);⑤使用生物反馈加强放松效果;⑥评估导致疼痛的有关环境、认知、行为及生物学因素;⑦应激处理训练(SMT)及认知干预应用;⑧继续使用应激处理—沟通技巧训练、自信心训练、认知矫正;⑨逐步总结出适合病人自己的疼痛处理方案,包括社会支持;⑩巩固治疗。

三失眠: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近半数的内科门诊病人有失眠主诉,其表现形式多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浅、或惊醒多梦、早醒及睡眠感缺失。许多躯体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和焦虑)可引起失眠或睡眠障碍,一些刺激性物质(如烟、酒、咖啡)和药物也会加重失眠的严重程度。另外,临床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明原因的失眠病人,对这部分病人的行为学干预包括:


  ⑴睡眠生理心理知识的教育;⑵认识失眠既不是单一的生理问题,也不是单一的认识或心理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⑶详细询问和了解有关失眠诱因、表现等(症状清单);⑷自我监察睡眠—觉醒周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⑸行为及环境因素的控制(如睡前不看电视或看书);⑹学会放松技术,避免强迫自己入睡;⑺安排一些体育锻炼项目,必须在白天或傍晚进行,而非睡前的运动;⑻安排规律性的生活,晚饭后避免茶、咖啡、烟等刺激性物品的使用;⑼生物反馈技术加强放松效果;⑽适量的抗焦虑、抗抑郁药及镇静药物的使用;⑾避免长期使用一种安眠药,以免药物依赖形成;⑿坚持随访、自我巩固。


  

四抑郁:


  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等情感活动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状,在综合性住院病人中的患病率约10~20%左右,绝大多数是非精神病性抑郁表现。主要的干预过程为:⑴排除器质性因素所致的抑郁(如药物和疾病);⑵一般性心理治疗技术应用(如疏泄、支持、解释);⑶逐级加量的行为作业安排、阳性强化作业;⑷消极不良认知态度的矫正(如抑郁三联症的认知转变);⑸社交技巧、自信心训练;⑹人际心理治疗技术的部分应用;⑺社会支持、环境改变及家庭成员间的沟通;⑻抗抑郁药物的选用(如SSRI、SNRI等);⑼适量的体能锻炼、放松练习、娱乐活动安排;⑽心理预防教育及应对能力的指导;⑾复发预防教育及随访监察;⑿难治性病例的综合干预处理。


  

五自杀:


  自杀是一种危胁生命的危机状态。相当一部分的自杀病人是因为心理社会应激及情绪抑郁所致,因此对抑郁病人必须评价自杀的危险性及悲观失望的程度。对于有自杀企图的病人,采取危机干预的措施包括:


  A.问题的评估必须全面了解和评估自杀企图病人的有关诱因及寻求帮助的动机,同时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另外需评价病人自杀或自伤的危险性,如危险性甚高,可考虑精神科会诊,住精神病院治疗。


  B.制订治疗性干预计划对自杀病人的危机干预强调时间的紧迫和干预的效果,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帮助病人恢复已失去平衡的心理状态水平,肯定他/她的优点(长处),确定他/她已采用过的有效应对技巧,寻求可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明确治疗目标。


  C.治疗性干预首先让自杀病人认识到自杀不过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已,并非目的。因为绝大多数自杀企图者是因为面临生活逆遇不能解决时才选择自杀的,是希望“一了百了”,但如果有解决目前逆遇或危机的其他方法,可以避免自杀。因此,围绕这一改变认知的前提,可以采取:⑴交谈、疏泄被压抑的情感;⑵认识和理解危机发展的过程及诱因的关系;⑶学习问题解决技巧和应对方式;⑷帮助病人建立新的社交天地,尤其人际交往。


  D.危机的解决和随访

重点是减少病人的依赖性,注意强化病人新习得的应对技巧及问题解决技术,同时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现实和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