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度解析禁闭岛阴谋论抑或臆想症真相只 [复制链接]

1#

这地方让我想到了一件事,一个人怎么样才算比较糟糕?是作为一个怪物而活还是当一个好人死去呢?——《禁闭岛》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心里惊呼,男主竟然没有被洗脑,没有屈服,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决定逃出这个鬼地方。但直到我二刷的时候,反复揣摩了许多细节后才发现,真相是多么的残酷和令人心碎。禁闭岛的结局,男主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是阴谋论还是臆想症,或许只有身处黑暗的人才最向往光明吧。

黑暗:臆想症下的阴谋论

《禁闭岛》看似是一个开放性的双向结局,但其实从细节来看,其本身其实是一个已经注定了结局的故事。只不过导演通过巧妙地情节设置和细节处理,给我们所有观众都造成了一种“悬疑”的错觉。首先我要道出我的观点,那就是男主角其实真的是一个精神病人。我们来看一下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男主在一艘轮船上,四周都是水,从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得知男主是一个参加过二战的将士,但这和他晕船的细节似乎有些不符。画面一转我们可以见到随处都是手铐和铁链,按理说轮船上是不应该有这些东西的,如果存在那只能说明这艘船是用来押送犯人的或者这些都是男主的臆想,男主不过是身在精神病院中罢了。

再看男主的搭档查克,当监狱长要求查克上交佩枪时,查克却不知道如何解开枪袋,这着实让人觉得奇怪,一个从西雅图来的警察会连这个都不懂吗?查克这个角色在整个电影线里可谓是亦正亦邪,刚开始男主怀疑查克是坏人,并与其发生口角,但当男主从灯塔返回时却发现在悬崖下发现了查克的尸体。这一幕让查克也成为了男主的防御机制,并且开始坚信查克是一个好人。

后来男主返回病房和医生交谈时却被告知根本不存在查克这个人,这样的回答更加让男主坚信查克遇害了。但真相却总是血淋淋的,画面一转查克就以希恩医生的身份出现了。那么我们该认为查克和医生是一会儿的,是安插在男主身边的卧底,还是说这一切真的只是男主的臆想呢?其实从护士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她不自觉地看向了查克,足以证明查克的确是一个医生,毕竟如果真的要安插卧底,又何必找一个连枪袋都不会开的医生呢?

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细节就是,当男主在山洞里遇见瑞秋时,瑞秋直接称呼男主为警官。你想想看,两个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人,瑞秋怎么可能一眼就道出男主是一名警察呢?其原因只可能是这一切不过是男主的臆想。哪里有什么阴谋,其实只是男主自己不愿意接受自己杀害了妻子儿女的事实,并通过这样的幻想去麻痹自身,将一个和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女医生作为自己的防御机制罢了。

真正的男主喜欢喝酒,所以医生才问“难道你不想来一杯吗?”男主不愿意接受自己就是雷德斯的事实,所以他拒绝了“酒”的诱惑。真相总是那么令人绝望,所谓的阴谋论不过是男主编出来的一场迷惑自己的骗局,他不愿意接受悲惨的事实,所以他躲进了禁闭岛的黑暗之中。

光明:阴谋论中的正义警察

从阴谋论的角度来看,男主是一个自我幻想中的英雄——联邦警察来调查妻子的死。为什么说这一切都只是男主的自我幻想呢?从影片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当男主开始审讯一位大妈的时候,一切都很正常,并且查克(希恩医生)的话也只出其实这位大妈已经基本康复可以出院了。但画风一转,大妈就开始变得神经兮兮的,她在泰迪的纸上写下“run”然后匆忙离开,这些不正常的举动看起来非常违和。导演为什么要拍这个细节呢?其实这一切都是男主泰迪的臆想,那个“RUN”是主角自己写下的,然后脑补成大妈写完给他,从这些细节我们都可以发现,男主其实是一个精神病人,他活在自己的阴谋论世界里。再透过这个视角去分析电影全片我们就能顺藤摸瓜地串联起所有情节,去梳理故事。

其实男主泰迪的本名叫做安德鲁雷迪斯,是一个参加过二战,解放过达豪集中营的将士。但二战时期的经历给他造成了深深的伤痛,所以导致其回家后经常酗酒。担任联邦警察的他常年出差在外,对自己抑郁的妻子关心欠佳。他的妻子蒂洛斯曾经试图纵火自杀,但并没有成功。后来全家搬至湖边别墅之后,妻子竟然精神失常将三个孩子统统淹死。出差回家的男主看到这一幕瞬间精神崩溃杀了妻子,但由于男主无法接受这个可怕的事实,所以他一直认为自己不是雷迪斯,是雷迪斯杀了自己的妻子。活在幻想之中的男主,被法院判决为精神病送往禁闭岛治疗,于是后来就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阴谋论”与“臆想症”。

在禁闭岛其实有两大派系,一种是以考利医生为主的人道派,另一种是以奈伦医生为主的暴利派。考利医生认为只要我们愿意去聆听去配合病人演绎他们幻想中的情节,让他们的臆想不攻自破,最后病人就能够得到治疗。而奈伦医生则是直接给病人带上手铐脚铐并破坏前额叶让病人变成没有破坏行为和思维的傻子。

关于结局,其实最后男主已经清醒了,一方面是在战争中杀人无数,死了三个孩子并且杀死自己妻子的怪物雷迪斯,另一方面是陷入阴谋论中的正义警察前来调查自己妻子的死因,换做你又会怎么选择呢?是作为一个怪物而活着还是当一个好人死去?

真相:圣者渡人,贤者自渡

真相永远都是残酷且令人无法接受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在考利医生的眼中,救治病人是自己的天职,无论这个人是善是恶,曾经做过什么,只要他得到了救治那么就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使命。只要“泰迪”想不起来自己是雷迪斯,那么在别人眼中“泰迪”就是一个病人一个怪物,而考利医生则是一位愿意度化他的贤者。

但我们从“泰迪”的角度去思考却会发现,一但他接受了考利医生的好意,承认自己杀妻的事实,那么等待他的就是无尽的痛苦和回忆,虽然在别人眼中他可以成为一个“正常人”而活,但在自己心中他却是成了一个“杀人的怪物”。如果不承认自己杀妻的事实,继续臆想这是一场阴谋论,等待“泰迪”的则是奈伦医生的非人道治疗。他将被破坏前额叶失去思维能力,甚至忘记一切。在“泰迪”心中,他将作为一个“陷入禁闭岛阴谋论中的正义警察”死去,在影片结尾处“泰迪”告诉了希恩医生自己的想法,其实他已经清醒但也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所以希恩喊男主“泰迪”时,男主并没有回头,他不希望带着痛苦苟活,他更愿意在自己的精神幻想中以一个英雄的身份死去。

选择其实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每个人都是自己心中一方领土的国王,只要自己相信那么就便是真实的。《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中的安迪并未杀死自己的妻子,他受人愿望进了监狱做了十几年的牢,我一直在想他到底想要救赎什么?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是“老婆很难了解我,我就像一本合起来的书,她整天抱怨。但的确是我杀了她,虽然枪不是我开的,但是我的脾气害死了她。”从这里来看,安迪的一切行为其实都是对自己不曾善待妻子的一种救赎。本片的男主“泰迪”也是如此,是他的酗酒和对妻子的不理不睬间接的害死了他的孩子,直接导致了他妻子的死亡,但“泰迪”却没有敢于去接受这个事实。而是通过臆想症来“救赎”自我,逃避现实。躲在幻想中不敢去接受真相,是一种懦弱的逃避行为,但换作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作为一个怪物而活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大多数人用来定义美好都是通过自己的想法设定,考利医生认为“病治好了”就是美好,“泰迪”认为自己不是杀人犯就是美好,但生活中却有着无数伴随自己内心的冲突在提醒我们,“你的选择是错误的”我们则是一边去抗拒这个冲突,一遍用各种方式来试图合理化自己的“内心冲突感”,同时用着自己的意志力去逼迫自己往前走。所以最后“泰迪”即便是清醒过来了,他还是逼迫自己装成了一个病人,因为他的“内心完美”不允许他作为怪物苟活。

每个人心都都有着自己的真相和美好,就好像特里斯兰德的“满地都是六便士,抬头他却看见了月光”。真相究竟是别人眼中你的“病魔化”,还是你自己心中的“正义英雄”呢?圣者渡人,贤者自渡,你可以选择别别人拯救亦或是通过自己的信仰去救赎自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