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津有名精神病医院精神科药物的三不原 [复制链接]

1#

医院是一家以精神与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集诊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门诊部设立精神科、内科、中医科、睡眠门诊、抑郁症诊疗门诊、中医精神科、心身障碍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脑功能检查与治疗中心等多个专科与亚专科。住院部开设男病房、女病房,和开放式家庭病房,配备空调、电视、冰箱、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开展了个体、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恋爱、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离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开展系统的精神康复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使心理创伤较重的和正在恢复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进了健康,减少了精神的衰退与疾病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患者小A今年19岁,由于“双相情感障碍”于今年入我院治疗,出院后因病情复发,来我院精神科门诊进行复查。患者存在言语性幻听、思维奔逸、情感高涨、意志增强、兴奋话多等症状,说话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语速快,语量多,并伴随肢体动作较多等现象。

我院临床二科刘主任认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诊断,并特意询问患者是否坚持服药,在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以后,感到又着急又心疼,患者家属不光没有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还擅自更换了药物种类和剂量。刘主任耐心的给家属解释道:“精神疾病就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是停药以后血糖、血压就会出现波动,精神疾病也是一样,即使康复出院也要坚持服药,否则容易出现病情的波动和复发,每一次复发都会对孩子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以后千万不要再给孩子停药,有问题及时跟我们沟通。”患者家属也保证不会再给孩子断药。

但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通常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得他们会积极配合医嘱服药,而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恰恰是因为缺乏对疾病的自知力,拒绝服药,尤其是某些重型精神疾病患者,总认为自己没有病,是医生和家属想要迫害他们,坚决不肯服药,甚至为此与家属爆发激烈冲突。

今天我们就来为有这类苦恼的患者及家属提供几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精神科药物的“三不”原则——不减、不缩、不换

减药、停药均需动态的专业评估和判断(如症状缓解,依从性好,社会功能恢复)。

01不减

很多患者在自我感觉“还可以”或者药物不足的时候,会自己把剂量减少,但这是不可取的,药物“足量”是精神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如自行减药,致患者血药浓度明显下降或波动,则可能导致病情反复迁延。

02不缩

治疗时间不能自行缩短:以抑郁症为例,通常抗抑郁治疗分为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急性期治疗中控制患者症状,巩固期防止复燃(症状好转后再次发生恶化),维持期防止复发(疾病痊愈至少2月后再次出现抑郁症状),只有经过这三个阶段病情稳定后方可开始缓慢减药。并且整个过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患者自行提前减药,或者减药速度过快,都可能诱发疾病的复燃或复发,而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患者的发病期会延长、对药物的敏感度降低、治疗难度会明显的增加。

03不换

药物种类不能自行更换:精神科药物种类很多,不同的药适应的人群、对应的疾病特征也各不相同。有些患者在药物不足时自己到药房买其他种类的药“顶上一阵”。这样不仅不利于疾病康复,还可能存在健康风险。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如自行更换药物,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自行更换的药物还可能会与长期服用的内科药物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两种药物的药效减弱或副作用明显增加,对躯体脏器功能造成损害。

家属应监管患者服药

1、每日应按照医嘱要求督促或协助病人定时定量服药,服药时间一般安排在餐后,不能擅自间断、增减药量,禁止因病人病情好转而自行停药。

2、家属应对药物妥善管理,不要将药物交病人保管,每次服药后检查病人是否真正服用药物,防止病人藏药、吐药。

3、可以为患者选择一些新型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口崩片,口崩片能在口腔内迅速崩解或溶解,其崩溶时间通常为数秒,因此崩解迅速、吸收迅速,口崩片尤其适用于吞咽困难和服药依从性不高的患者。

4、当家属觉得实在没有办法说服患者服药时,一定不要听之任之,请迅速联系患者的主治医生,及时将患者的情况告知医生,让医生帮您想办法解决。

请您相信药物治疗,相信科学的力量,坚持服药就是胜利。

天津医院,欢迎你致电-免费24小时精神心理援助热线,专业医生会为您排忧解难。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