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人民军队、中国革命和共和国的摇篮,是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在这片红土圣地上,*领导下的红色政法事业从苏区萌芽,与*的历史相生相伴相随,走过了曲折探索、发展壮大、光荣辉煌的伟大历程。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江西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政法工作条例》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红色铸魂、秉持红色情怀、推进红色治理、激发红色动能、深化红色育警,推动平安江西、法治江西、过硬队伍建设和政法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全省社会大局持续保持“五个未发生”良好态势,江西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及扫黑办获全国先进单位一等奖,公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并创历史新高,年分别达98.87%、98.31%,连续16年获评全国综治考评优秀省,为江西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坚持红色铸魂
永葆政法姓*政治底色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政法姓*”的最高政治原则,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江西全省政法机关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位要求,把讲忠诚作为第一标准,坚持*的绝对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不断强化政治理论武装。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每年举办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制定实施政治轮训年度计划,全系统分层次全覆盖开展政治轮训,教育引导全省政法干警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武装实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完善落实*对政法工作领导制度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政法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政治督察、请示报告、政法委员述职、*委政法委派员列席政法单位*组(*委)民主生活会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全省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面配备到位。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日常跟踪和专项督查,推动*管政法原则落到实处。
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健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建立清单台账,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动态调度,倒逼责任落实,把做到“两个维护”落于细、见于实,确保*中央重要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秉持红色情怀
践行执法为民根本宗旨
传承红色基因,自觉把人民放到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一切为了人民、始终依靠人民、全力服务人民。江西省政法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
聚焦提升群众安全感,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人民战争。江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采取“7+X”清单调度等措施压实责任,形成了五级书记带头抓、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省政法机关自觉发挥主力军作用,持续加大破案攻坚力度,推动“六清”任务圆满收官。截至年底,江西省共打掉黑恶组织个,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5亿元,我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合绩效位居全国前列。以专项斗争为牵引,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以及非法集资等群众反映强烈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公共安全基座进一步夯实,刑事案件下降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聚焦提升群众获得感,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出台优化营商司法环境依法支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10条意见”,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少捕慎诉“10条措施”等一系列举措,提升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做法在全国推广,涉*政机关未结案件执行率位居全国第二。积极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依法严惩涉农骗补骗保、扶贫领域腐败、侵犯农民权益等违法犯罪。依法办理三清山巨蟒峰等一批有影响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构筑了生态保护法治屏障。
聚焦提升群众幸福感,大力优化政法公共服务。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加大民生领域执法司法保障力度,开展“弘扬法治精神保障人民权益”民法典系列宣讲等活动,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多元化法治新需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再造网络平台服务流程,法律服务力量加快进驻热线、实体和网络“三大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户籍办理、交通管理、诉讼服务、法律援助等政法公共服务,“指尖”立案、“云端”办案、“智慧”诉讼成为政法公共服务新常态。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政法机关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有力支持了全省、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全省监狱、戒毒等监管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并实现“零感染”目标。出台和落实多项保障复工复产的意见措施,江西成为全国最早全面恢复交通畅通的省份之一,提供“一链办理”“不见面办理”“自助办理”等便捷高效安全服务,精准护航社会秩序恢复和经济持续稳定运行。
推进红色治理
打造平安建设老区样板
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基因、红色元素有机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突出打造*领导下多方参与的红色治理环境,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
以红色精神引领,增强社会治理组织力。传承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大力推进“*建+社会治理”模式,将辖区*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共青团员等编入网格,健全基层*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物业管理、社区民主选举等制度,推动支部建在网格、建在物业、建在小区,形成*领导下平安共创、责任共担、矛盾共调的红色治理新格局。同时,全省成立各级*委“一把手”领衔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省、市、县三级建立健全*委政府定期议稳、涉稳突出问题分类归口处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律师代理和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等工作机制,推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以红色精神引领,增强市域治理带动力。传承弘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着眼民安民生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的总体思想,强化规划设计,明确提出“一年聚焦突破、两年基本达标、三年巩固提升”的试点总体安排,对标中央工作指引细化为项具体任务狠抓落实。强化平台建设,制定加强和改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综治中心个。在全国较早发布省域网格划分和编码的地方标准,配备10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升级改造“江西省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集处置非法集资、消防安全、民族宗教、城市管理、协助处理执行难等于一体的全要素社会治理网格,加快推进“多网合一”和组团式服务,形成网格划分和管理“一盘棋”、全省社会治理“一张网”。年通过综治中心平台和网格化管理流转处理各类问题万余件。强化智能支撑,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平台九系统”建设,在市级层面建设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统一的社会治理智能化系统,全面推进城市、农村智慧安防建设,织密城乡网格化防控网络,省级平台已接入各类视频资源49.7万路,实现了全省行政村视频监控全覆盖。
以红色精神引领,增强专项整治攻坚力。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攻难关”的革命斗争精神,聚焦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专项整治,提升攻坚破难效能。针对矛盾风险难预警的问题,探索建立平安报告制度,创建以社情、警情、案情、舆情为基本内涵的平安指数体系,通过自动生成社会稳定指数运行图,对社会矛盾风险做出分析预测,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7.8万余件,化解率达96.61%。针对鄱阳湖区矛盾多发问题,创新完善鄱阳湖区联谊联防工作机制,改造升级蛇山岛联合巡逻执法勤务指挥系统,平稳有序推进湖区禁捕退捕工作,走出一条大湖治理新模式。针对交通物流领域隐患频发问题,严格落实寄递物流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个%”制度,部署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一批安全隐患被排查整治到位。针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难点,探索实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奖监护”、重点青少年教育管理、社会“心防”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均取得较好成效。
以红色精神引领,增强群防群治聚合力。始终践行“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群众工作路线,大力弘扬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措并举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营造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力量不断充实的多层次多元化群防群治氛围。全省共建立2万余个群众自治组织,创新了一批“群众说事”“说事拉理”“民情恳谈”“和事佬”等特色治理平台。全面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累计遴选培养对象.8万人,参与法治宣传实践.6万件次。平安江西志愿者发展到余万人,开展各类平安建设活动14万次,探索推广“一村(社区)一警”模式,筑牢了和谐平安第一道防线。
激发红色动能
探索政法改革江西模式
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敢闯新路、开拓进取。全省政法机关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不竭动力,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加快政法智能化建设,为红色政法事业不断注入勃勃生机活力。
政法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制定《江西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部署推进81项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任务和13项改革亮点打造工作,省委政法委牵头负责的27项任务如期完成。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等重大改革任务全面落地落实。规范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设置与组成,建立健全员额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完善法院、检察院入额领导干部办案制度,健全办案情况分析、通报机制。在全国率先完成森林公安转隶同级公安机关统一管理工作。巩固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刑事案件认罪认罚适用率达87%。
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深化*委政法委执法司法监督工作,推动政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强案件评查工作,组织专家集中对一批案件进行了评查,逐案形成评查报告,推动相关案件依法得到纠正。加大案件督办力度,及时会商研判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督促依法公正处理,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组织开展司法权力运行监督管理改革专项督察,推动问题整改。创新智能化审判监管平台、“派驻+巡回”检察模式、公安机关督察委员会机制,推动提升了政法系统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
政法智能化水平不断升级。坚持向科技要战斗力,统筹推进“数字法院”、“电子检务”、“公安大数据”、“智慧司法”建设,研发部署了全省涉法涉诉信访信息系统、专项信息分析系统、政法机关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等业务系统,基本实现了政法机关“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
深化红色育警
锻造纯洁过硬政法铁军
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革命光荣传统,推动红色教育成风化人,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政法铁军。
用活红色资源。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开设红色讲习所、政法大讲堂、组织观摩革命遗址、诵读红色家书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史学习教育,把革命历史教育纳入政法机关各条线培训必修课程,让广大政法干警重温红色历史、赓续红色基因、滋养红色初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筑牢听*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
推进从严治警。压紧压实管*治*、管警治警的主体责任,结合扫黑除恶“打伞破网”,持续加大反腐肃纪力度,依纪依法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干警,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特别是年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狠抓思想政治引领、反面警示、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怕、慢、假、庸、散”不良作风问题,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产生了积极影响。
弘扬英模精神。完善落实选树政法英模、表彰先进典型的常态化机制,编撰《江西优秀政法干警先进事迹选编》,队伍中涌现出了“改革先锋”邱娥国、“全国模范法官”胡国运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推动广大干警见贤思齐、争当先进。大力推进以省级政法机关新媒体平台为龙头的全省政法机关新媒体矩阵建设,集中宣传政法干警感人事迹,推出一批弘扬政法队伍正能量的“暖新闻”,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政法队伍的新变化新气象。
(长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