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说过很多关于恐惧症的事情,有的人恐高,有的人害怕动物,有的人有密集恐惧,有的人有幽闭恐惧,还有的人有社交恐惧等。很多情况下这些人都知道有很多时候是没有危险的,可是自己依然无法克制自己内心的恐惧,他们没有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们也很难让自己身体方应停止,他们更难克服那种场景的恐惧。
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那到底什么原因会导致我们形成社交恐惧症呢?
过去的许多年里,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原因有遗传、性格、生活经历和家庭教育等。
遗传因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子女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是非社交恐惧症患者子女的3.91倍。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社交恐惧,也可以看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当然这也是一次你们正视这个问题的机会。
性格因素
内向敏感、易紧张、爱自我批评和否定、完美主义的人可能更容易患有社交恐惧症。
(内向的宝宝们胸口中箭,倒地不起......怎么好像哪哪都有我们!)
这个几乎就是在说我本人了,我经常会非常在意外界对我的态度和评价,尤其是出现在社交场合,暴露在很多人面前时,会特别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从而引发自己的焦虑和恐惧。
生活经历
如果童年时期曾经有过被情感虐待、情感忽视的经历,或者曾经在社交场合中遭遇尴尬、伤自尊的场面,比如被家长、老师责骂,被同学取笑、欺负等,而这些情绪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以后,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就会更高。
家庭教育
有一段时间「原生家庭」这个词很火,甚至被很多人diss用烂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家庭对我们的成长和性格的影响真的很大,就社交恐惧症来说,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关系亲密度、家庭情感表达等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社交关系的态度。
说实话,在很多人表示自己还没学会怎么为人父母的时候,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就已经很深远了。
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将特定恐怖症分为5个大类:
1.动物恐怖症(animalphobias)
对于动物和昆虫的恐惧。比如,有的人对蛇或老鼠有恐怖症,以至于不能阅读杂志,因为害怕会突然看到一张这类动物的图片。所以,动物恐怖症患者所体验到的恐惧与普通嫌恶是不同的。
2.自然环境恐怖症(naturalenvironmentphobias)
主要是对高处、暴风雨和水的恐惧。通常来说,如果一个人恐惧一种情境或事件,例如深水,那么ta很有可能也恐惧其他情境,比如暴风雨。当然,很多这类情境本身的确与某些危险相关,比如从高处坠落,所以轻度到中度的恐惧是具有适应性的。
3.血液/注射/外伤恐怖症(blood-injection-injuryphobias)
除了我们常说的晕血和晕针,对就医程序的恐惧也包括在这一类型中。
4.情境恐怖症(situationalphobias)
以对公共交通工具或封闭场所的恐惧为特征。人们常说的幽闭恐怖症就属于这一类型,它是一种对狭小的封闭场所的恐惧。
5.其他类型
包含了不符合上述四种主要类型的恐怖症,例如,可能导致窒息、呕吐或感染疾病的情境。
特定恐怖症可以在任何年龄出现,但通常始于儿童期或者青春期,其症状可能伴随终生。根据DSM-5,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且75%的患者不止有一种特定恐怖症。
产前恐惧症的表现
无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每位准妈妈或多或少都会有焦虑的情绪,这是正常的。分娩恐惧症则是焦虑过度,做为一种孕期疾病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前恐惧症的表现为:
1.害怕
在妊娠最后阶段,孕妇常表现为心理依赖性强,希望寻求保护,引起他人重视。这种反应并非娇气,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担心分娩不顺利,害怕手术,害怕分娩时的宫缩痛,害怕分娩时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尴尬事情。
2.抑郁
表现为准妈妈过度关心怀孕且对怀孕的态度消极。一般初次生产的准妈妈会相当
3.烦躁、焦虑
主要是准妈妈不适应正常孕期身体变化。准妈妈对怀孕后身体的一些生理变化不适应,如孕早期妊娠反应引起的呕吐不适,孕晚期行动不变、手脚水肿的不适等。这些正常的怀孕症状让准妈妈使心中烦躁,易焦虑,从而对分娩有恐惧心理。
社交恐惧症是一些负面的心理所导致,如果一个人长期无法从自卑和自责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他们会在行为上退缩、消沉、避免与他人接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会导致抑郁、社交焦虑障碍。所以,患者应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地进行治疗,从而摆脱社交恐惧症的困扰,从而令自己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