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少年抑郁症为你补上中国家庭始终欠缺的 [复制链接]

1#

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抑郁。本书首度以亲历者口述的形式,真实呈现少年抑郁的症状与诱因:“鸡娃教育”、父母关系破裂、校园霸凌、创伤事件、遗传……

孩子失眠、厌学、易怒易哭、甚至自残自伤······

他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几乎每5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有抑郁表现。

但冰冷的数据不一定能真正呈现事情的严重性,本书首度以亲历者口述形式,记录了17个家庭在孩子抑郁之后的挣扎与蜕变:

“鸡娃”母亲,将学霸女儿逼成抑郁症;父母天天吵架,让孩子自认为是累赘……其中好几个故事在真实故事计划上发布时,戳中了上百万父母的心。

本书医学顾问,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于宏华,提出了具体的家庭治疗方案:心理养育。

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迅猛期,情绪波动剧烈,如果得不到父母正确的心理抚养,极易诱发抑郁。

本书为您补上中国家庭始终欠缺的一堂心理养育课。

原生家庭影响非常大

本应作为未来栋梁的青少年们,为何会陷入抑郁症的巨大旋涡,甚至为此毁了一生呢?

在本书的每一个故事,笔者都看到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原生家庭。

虽然并不想把这一归为唯一原因,但一定是在青少年病症成因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诱因。

在每个故事之中,都能看到这样的一个父亲或者母亲。

他们并不理解孩子的痛苦,尽管他们早已在孩子的改变之中窥见一丝与往昔不同的预兆,尽管他们一直在宣扬着自己绝对是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也正因如此,在他们养育之下的儿女被庞然的压力击垮的心理防线,陷入了情感的暴走和对生命的质疑,换上了抑郁症。

人生在此处转弯,疾驰向其所未曾料及的方向。

原本的学霸不得不休学;过往的成绩宛如幻觉一般消散。

窒息感迎面而来。不被他人理解,乃至沦为笑柄。在夜间自顾自的哭诉,仿佛走入一个永远无法出去的迷宫之中。这些都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所真实经历的事情。

诚然如是,这绝非青少年自己的问题。他们并没有怎么样,而是“我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让如此之多的青少年堕入痛苦的旋涡而不自知呢?

真正改变的到底是患者本人,还是让其痛苦的“我们”——家长呢?

事实上,恐怕正如书本背后所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父母没有接收到孩子的求救

往往得抑郁症的孩子都天生敏感,当遇到事之后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怀和疏导。总之,多半情况下,得抑郁症不是因为矫情、脆弱,而是天生敏感+不被看见。

就像书里的一句话:

“所有这些疯狂皆源于我们自己,但最能使我们遭受重创的还是他人。”

每个坚持不下去的孩子,其实早已向父母求救过很多次,只是,他们都没有接收到。

面对孩子的求救,父母的回答是:矫情、哪个学生不苦?有吃有喝凭什么抑郁?再有甚者直接迎来拳打脚踢。

书里有个案例看得人很心疼,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可父母的反应是:

他们不了解什么是“重度抑郁”,但他们坚决无法接受孩子近两个月不上课——“天要塌了”。

比起孩子的身心,仿佛上课、考试才更重要。

于是,受伤的孩子只能默默地收起眼泪,将痛苦深藏于心,可他们是真的病了,而且越病越重。

他们开始不自觉地哭泣、没来由地暴躁、甚至极度想自残,他们不是故意的,只是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书里有个女孩回忆:同桌告诉我,我哭了,可我什么都没感觉到。

让人心疼的是,即使他们很痛苦,可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去治愈自己,他们找各种办法,有人健身、有人拼命学习…

可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心灵感冒”,如果没有科学的治疗,这只黑狗不可能给他们片刻的喘息。

于是,在某一天,他们终于无法忍受,向医院求救,可接着,他们将面临又一次打击——“病耻感”。

他们无法忍受别人的误解,无法面对亲人、朋友认为自己不正常、是精神病。

甚至,别人的关心、照顾,他们也会误认为对方在羞辱自己。

所以,他们继续逃离、挣扎……

读到这里,我以为已经很痛苦了,没想到,更痛苦的在后面…

一些幸运的孩子在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下慢慢好转了,他们以为他们终于“正常”了,但,这只是表象。

据说得抑郁症的人,只有三分之一被治愈,三分之一会复发,三分之一承受不下去。

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一件小事,内心的那条黑狗就会再一次席卷而来,而这一次势头更强。

于是,他们再一次陷入挣扎……

其实,除了孩子本身,他们的家长也非常不容易,除了喜怒无常的孩子,他们还需要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亲戚朋友的眼神,以及自己内心的愧疚。

认可和关爱是抑郁症少年的救命稻草

书里有几篇是父母写的,他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孩子的努力也开始回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开始被治愈。

他们可能之前对孩子的照顾有疏忽,有错误的教育方式,不过真的很感激他们,因为还好他们没放弃。

他们不需要我们说:

“没关系的,别想太多,有时候他们只需要倾听而已。”

首父母一定要注意捕捉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案例当中,很多家长都因为无视孩子早期求救信号而追悔莫及。

家长平时就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帮孩子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被重视,有自信,也能增强孩子对家长的信任。

家长也要多多自省,同样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毕竟父母的性格和相处方式决定了整个家庭的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是否能够健康成长。

父母之间也要多沟通,互相监督互相了解,一旦发现对方有异常,要尽力带对方就医,另一方也应该积极配合治疗。

在陪伴抑郁症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接受孩子患病的事实,抵消孩子的病耻感,用积极的心态带孩子进行治疗。

家长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治疗结果。

家长在此过程中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力、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包容心和共情能力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的病情。

对父母来说,这就是一场关于爱的自我修炼。

写在最后

翻开《少年抑郁症》,几乎每页都有如此触目惊心的痛苦和委屈。

“如果把我放在孤儿院,我会不会更幸福?”

“因为父母难过得想死,又怕父母难过不敢去死。”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直接表示:“孩子有问题,关键在家长”。

“孩子有问题,关键在家长。”于宏华医生在书中将少年抑郁的病因逐一梳理出来。

我们期待《少年抑郁症》能以17个孩子的真实经历告诉所有曾经遭受,以及正在遭受抑郁折磨的年轻人:

抑郁不是你的错,这些年你受苦了。

于宏华医生在书中建议,可以通过释放压力来治愈童年创伤:

“有委屈,有愤怒,就直接表达出来。不要用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即使不一定被父母接受,但说出来就不用压抑在自己心底并不断产生自我攻击。”

这本书,希望每个人都能看见。

虽然,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可至少,了解能让我们不再忽视,不再去伤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