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73年美国博士做了个实验,让8个正常 [复制链接]

1#

精神病是怎样判定的,在当时医疗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精神病的判定完全是在医生,好像只要进去精神病院不管你有没有精神状况,医生都会认定你患有精神病。在当时一个医生相比于生病的人来说,他们更乐意去把一个健康的人说成精神病。

一、判定一个患有精神病人痊愈的办法

有一个笑话,是一个记者去采访精神病院的院长,询问他们是如何判定一个患有精神病人痊愈的,当时院长笑着对他说这非常简单。于是带他去看了一个大水缸,大水缸里面注满了水,旁边放着一个勺子和盆子,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水排出来。

面对这些,相比勺子,正常人当然是选择用盆子将这些水排出来。但其实不然,这些都不正确,院长说:正常的人会把浴缸底下的木塞拔掉,从而将水排出。虽然在当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真的单从这排水就能分辨出一个患者是否正常吗?答案肯定是不能。这有着一定的以偏概全。

二、罗森汗讲课有了新的想法,去了精神病院

在年的时候大卫·罗森汉出生美国,再后来通过教育他顺利获取了博士的学位,在美国开始大学开始任教。在心理学课堂上罗森汉讲的很投入,但是在底下听课的同学,却听的迷迷糊糊,天花乱坠。

罗森汉并没有因为学生的这种情况所生气,反而为了更加有效地去讲课,罗森汉有了一个想法。他去了精神病院体验做一个心理有问题的精神病人。可是在住院以后,那里暗无天日,在医院艰难地度过9天以后,罗森汉出院了,但是在这九天里,他一直细心观察这里的一些,有了新的收获。

三、罗森医院做研究

这些所谓的医生真的没够分辨出一个人是否为精神病人吗?这个疑问一直在罗森汉的心里,直到后来,罗森汉从社会中找出来8个健康状况正常,没有遗传史且不同职位的人,他的目的就是想做一个实验,去认证自己说的话。

罗森汉想让这8个人分别去往医院,潜入研究调查,在这之前他们8个人先进行几天不洗澡,不修剪头发和指甲。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看起来足够憔悴。

随后在律师的帮助下,医院,医院的症状都达成一样,就是对医生说,自己经常听见“嗡嗡”声或者“轰隆”声。

在当时医疗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他们的诉说被医生关进了精神病院,在他们8个人中,其中有7个人被诊断为是精神分裂,剩下的1个人诊断为狂躁症。

诊断为狂躁症的这个人就很离谱,因为在医生的询问下,他跟医生说自己的家庭美满,与妻子几乎从来没有吵架,孩子也很懂事,只是偶尔调皮教训一下。这在一个家庭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即便如此医生还是认为他有狂躁症。

令人意外的事情有人多,医院的正常行为丝毫没有引起医生们的注意。有一个实验者是左撇子,吃饭会用右手吃饭,在医生来看这是精神病的表现。

还有一个是实验者,医院就是为了研究,所以每天都要记录,但是他的这种行为被医生发现后,并没有大惊小怪,反而被认定为精神紧张,胡乱涂写。医生的这些诊断,不难想象都是用一些官方的医学语言给健康人下症状。

这些医生不会听患者多说话,他们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有时候过了诊断时间,他们就会走,不会多留一分钟,如果患者再三说,那么他们就会将镇定剂打在患者的胳膊上。

四、实验者顺利出院,研究有了进展

一段时间后,这些实验者顺利出院,他们出院的原因是,自己的幻听病状明显较少。可是即便他们现在出院,医生还是说他们只是被归位稳定的精神病人。

实验者此次的研究对罗森汉是一个重大的冲击,他更坚信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医生带走感情色彩更倾向于说一个健康的人生病。这篇文章发过来以后,震撼了全社会,在当时的十年间,美国就有数十家的精神病院机构倒闭,同时患有精神病院的人也越来越少。

五、医院为了推翻结论,要求再次做实验

医院的倒闭,空荡荡的病房,他们当然不甘心,医院开始埋怨罗森汉当时欺骗医生,要求罗森汉再医院,他们这次一定会分辨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

医院的这次做法就是为了推翻罗森汉的实验结论,事件很快传开,引来了社会各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