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克扣抗疫补助金,被持刀男子追砍请不要再让 [复制链接]

1#

导读

等这些北京抗疫英雄胜利归来时,请不要再让他们寒心了……

来源:医脉通

作者:苏沐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例,6例,36例,36例,27例,31例……北京疫情反弹,又成为了民众生活的焦点。

近日,北京连续暴发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多家市场已紧急关闭,相关人员正在评估感染风险,全面进行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

北京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围绕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扩大调查范围,做好病例追踪溯源,摸排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全部实施集中隔离。

就在昨晚(6月16日),北京市举行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时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

图源:人民日报

这次北京的疫情来得似乎有点猛,但有了前车之鉴,人们已经从观望、慌乱、手无足措,变得淡然、沉稳、心中有数,相关部门在处理起来也心无杂念。

这种踏实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们的医护人员,是他们让民众在这次北京疫情中感到心安,这个社会是不是也应该回馈点什么给他们呢?

但绝对不是,在北京疫情期间发生的这两件糟心事。

湖南:医院克扣医护抗疫补助金

近日,自媒体“阁老不上朝”爆料称,湖南省医院克扣医护人员抗疫补助款,医护签名时领款金额显示为元,实际发放则元、元不等。

图源:截图于大众网·海报新闻

6月14日,媒体记者针对网友的爆料医院的一位医护人员,他说,一个多月前,医院进行了调查,医院职工谈话。但他不知道是谁向区纪委举报了院长谢长春,也不知道区纪委的处理结果。

同日,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纪委员吴副书记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说:

医院按照人数申领的防疫补助,但在发放时,则按照职工实际在岗天数发放,由此造成多领了元钱。

其后,医院院长谢长春根据职工在疫情中工作时间长短,自行把这块钱重新分配。这是虚套防疫资金,属于违纪,纪委调查后已收缴了多申报的块钱。

另一方面,在医院冒领的这块钱中,谢长春给自己发了块钱。

基于这两点,目医院院长谢长春作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自武汉疫情取得短暂胜利后,关于“抗疫补助金”的话题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当疫情暴发时,他们英勇无畏、逆行出征,想的不是那有限的抗疫补助金,而是湖北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当灾难来临时,他们舍弃小家、照顾大家,想的不是那有限的抗疫补助金,而是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义务;

当疫情控制时,他们满心欢喜、凯旋而归,想的不是那有限的抗疫补助金,而是病患结局的完美与圆满。

疫情开始,他们不计生死;疫情结束,相关部门不能不计报酬。因为补助金不在多少,这是对他们最起码的一种肯定。

但更多的医护人员等来的却是:

凡仔:作为急诊医生,隐形的一线,在全院停诊的日子里,只有我们在坚持,诊量多了一倍,最后绩效还下降了。活比平时多了一倍,钱比平时少一半,不给补助也就罢了,现在连平时挣的都挣不到了。

小晴要努力:孕三月至孕五月,近两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近两个月每天穿着隔离衣,近两个月每一天都过得胆战心惊。无法形容自己是如何度过的,每天醒来都在盼望疫情快点过去,我想回家,平安生下宝宝。而现在,没有补助,补助退回……

范范:我们有6个同事去了市组织的隔离点工作,一个多月后回到家,有的孩子都不认识自己妈妈了。这次的疫情,大家都付出很多,现在疫情控制得很好,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补助金,我们真的可以不要,但不要否认我们的努力与付出。

尤其是当那个“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认定标准发布时,寒了多少医护的心。他们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只是希望被尊重。

回到“湖南省医院克扣医护抗疫补助金”这件事上,说实话,谢长春院长,你真的缺那块钱吗?

块钱,在某些人身上,只是几百块钱而已;但在医护身上,那是一份认可与尊重。往夸张地说,仅仅的块钱,很有可能就会稳住一颗想要离开临床岗位的医护的心,而一位医护在未来的行医之路上将会拯救的可不止是一两位患者了。

所以说,这块钱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无价。

广西:男子发作精神疾病持刀追砍医护

6月15日早上6时,荔浦市公安局新坪派出所接警称,辖区村民杨某精神疾病发作,持刀追砍对其进行治疗的医护人员。

图源:荔浦警视

杨某是有案在册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三十来岁,身体壮实,与年迈父母同住,之前派出所已多次协助其家属将其送去精神病院治疗,整个事件应由前一天晚上开始。

6月14日晚上,杨某父亲发现其有复发精神病迹象,便联系了荔浦精神病院医生于次医院治疗。不料杨某发病拒不配合,手持菜刀欲伤人。

在民警的协助下,所幸在场人员撤离及时,公安机关处置及时,除一名辅警轻微伤外无其他人员受伤。随后,医院进行治疗。

但如果是另外一种结局呢?精神疾病患者会负相应法律责任吗?不得而知。

曾经在非典过后,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他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非典后,公众、政府部门以至媒体对医务界的一些偏见没有改变。

而当此次疫情来临,他在接受采访时再次重申:

通过这一次新冠疫情,我希望广大的社会、公众,能够相信我们医务人员。我们中国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是很尽责任、很有责任感,而且他们是真正献身于这个事业的一群人,他们从来都是白衣天使,从未离开过。

但,现实好像并不如愿。

仅在近三个月,就发生了多起伤医事件:

3月19日12点45分许,内医院血透室医生汤萌在为患者王某某做透析准备时,患者王某某趁汤医生不备持刀将其刺伤;

3月底,有网友曝出“江西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杨某华医生被打”,原因是患者想开假的病假单,杨医生没答应;

4月7日,医院治疗期间,由于不满护士责怪其损坏探热针,一时冲动便殴打了护士,随后逃离现场;

4月22日,出诊时被患者刺伤的广西医院精神科男护士黄进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5月25日9时许,刘某奇医院口腔科就诊时,因就诊顺序问题与当值医生发生争执,后将该医生打伤。

这期间,网上有一句最令人心酸的话就是:疫情肯定好转了,因为伤医事件增多了。

除了医患关系依旧紧张外,很多后疫情时代的医护人员,还在面临着停休、降薪与裁员的风险。

有人曾在知乎上发问:疫情过后,医护的地位会提升吗?

没想到,获赞最多的一句回答是:别总想美事了,想多了容易上火。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啊,本以为这次疫情,可能是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和地位的转折点,回到现实后,想想还是太单纯了,短时间的闪耀又能改变什么呢?

年的前半年好像发生了很多事,但当抗疫医护回到自己岗位后,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依旧不计报酬,他们义无反顾奔赴战场

北京疫情反弹,这些医护人员再次义无反顾地穿上了防护服,站在了抗疫的最前线!

图源:北京日报

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对于负责承担确诊患者收医院来说,压力巨大。昨天(6月16日)上午,医院派出医疗队员,医院。

在这些白衣战士中,有数月前奔赴武汉的北京援鄂医疗队队员,还有一对即将步入婚姻的情侣护士,原本打算在端午节举行婚礼,医院便推迟了婚礼。

他们说,国家无恙家才安,首都平安,才有个人的幸福生活。

好一个“国家无恙家才安”!这就是我们的白衣战士,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的白衣战士!

等这些北京抗疫英雄胜利归来时,请不要再让他们寒心了……

责编

苏沐苏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