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护士节,我省的男护士比例逐年升高,截至年底我省现有注册男护士余人,占黑龙江省护士总数的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医院是男护士比例最高的地方,因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男护士在紧急时刻挺身而出。医院时,就知道自己肩上的使命——不让患者、家属以及其他的医护人员受伤害,必要时,忘了自己。
尽管伤痕累累、满身污渍
但他是这里的“守护神”从不怯懦
“记得有一次有个男患者出现了幻视,认为我是鬼,他开始追着我跑,那天我高烧38度,还腹泻,浑身没劲,但是患者比我高出一个头,向我挥着拳头,我拼了命地跑,在走廊里跑了两个来回后,两位值班护士一起把患者束缚住。”
田洪伟
田洪伟是一专科的第一位男护士长,也是目前为止全省唯一一位正高职的男护士长,去年,他还光荣地获得了“年度全省优秀护理管理者”称号。
他回忆说,“医院时是年,医院周围还是一片荒地,医院定向招收20名男护士,我就是其中一个。”起初,田洪伟对这里很好奇,医院里呆得时间越长,胆子越小。
医院,医院的“守护神”。“原来的床板下边有很长的钢钉,患者发作时,常常会抡起带钉子的钢板,一般人都不敢靠近。”但在这时,男护士总要挺身而出,尽管是当时还年轻胆子还很小的田洪伟,他也会一把抱住患者,阻止他人和患者受到伤害,而他自己常常是伤痕累累。
曾有一位有受迫害妄想症的患者,总是怀疑自己的饭菜里有毒,已经很久没有进食。田洪伟为了能让他吃饭,耐心地劝,“我吃一口,你看看有没有毒?”田洪伟给患者作示范,可是患者还是不吃。没办法,田洪伟把自己带来的午饭端给患者,“这是我媳妇给我做的午饭,肯定没问题,你吃这个吧。”刚把饭放到患者的桌上,没想到平静的患者突然发作,一下子掀翻了桌子,饭菜汤洒了田洪伟一身。
事后,患者家属很不好意思地来跟田洪伟道歉,但是他知道,患者的行为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没有生气,依然一口一口地给患者喂饭。
为了让患者顺利扎针治疗
他在自己身上穿刺做实验
60岁的医院工作了43年,值了多个夜班,在医院,大家亲切称他为胡伯伯,还有4个月,胡伯伯就要退休了,带着刚刚获得的“年全省优秀护理工作者”的荣誉,老胡和年轻人分享了他灿烂的护理生涯。
胡世杰
“医院的时候我只有17岁,跟你们一样,觉得这个地方太吓人了。医院还叫精神病防治院,多么可怕的名字,但那时人都朴实,既然我来了,就要努力工作,从没想过要逃。”胡世杰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慢慢掌握了护理要领。
原来很多患者被送来时,都在外面流浪了很久,头发长,身上黑,几乎看不出来长什么样。胡世杰先给患者理发,然后洗澡、剪指甲,让患者焕然一新。也因此胡世杰掌握了“独门绝技”,只需要一把剪子就能给患者剪个寸头,“但是就是费剪子,因为患者经常引长期不洗头,头发里虱子和油泥都混在一起,剪起来很费劲。”
医院里还有一个名号,就是“万能修理工”,原来病房里的电视总是出故障,老胡就学习了修理电视机和录音机的技术,只要老胡出现,问题准能解决,病房里的一切设施都难不倒他。
“
不过别以为老胡只会干粗活,他也爱钻研,还摸索出了一套方便患者扎针的方法。“有的患者血管很不好找,但是手背边缘血管很明显,用正常输液法无法固定,我就想能不能用手背逆行注射,我当时请教了很多人都说没听说过,估计不行,老师也没教过。”但胡世杰没有放弃这个想法,不好扎针的患者越来越多,他下决心在自己身上试验。“还真行,没有副反应。”胡世杰很高兴,他以为有这种“奇怪”想法的全国也就他一个,没想到在十多年后在报新技术应用奖在网上查到了和他想法不谋而合的,连名字都想到了一块——“逆行静脉输液法”。
”
老胡说,“我叫胡世杰,有人说护士节是为我个人定制的节日,爹妈给我起了这个名字,所以注定了我一辈子都要和护理打交道。”
他缜密如“刑警”
能从患者细微的动作判断下一步举动
很多人都以为男人比较粗心,
但是从事精神科护理29年,
田洪伟能从患者的一个动作,
甚至是一个眼神
来判断出他下一步的举动。
曾经有一名抑郁症患者,起初不配合治疗,拒绝用药,厌世感特别严重。但在患者住院的第五天,她异常活跃,并主动和护士沟通,将自己打扮得非常利索,并且说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不瞎琢磨了。
凭借多年临床经验,
田洪伟意识到病人在有意掩饰自己的病情,便试探地询问:“最近口干吗?晚上的睡眠情况怎么样呀?”可患者的回答均是“很好”。根据病理药理知识,田洪伟推测她的回答是有问题的,她或许会有自杀的可能。
当晚,田洪伟特别留意病人的举动,在吃过药后,发现病人反复去洗手间,这种异常行为引起了他的警惕。果然,患者在趁洗手间没人的时候,掏出事先掰碎的塑料勺试图割自己的手腕。田洪伟见状赶紧夺下她手中的塑料勺,并一再劝慰她、开导她,第二天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还有一次,田洪伟在大厅与患者们聊天,一位抑郁症患者走过去,拍了拍田洪伟的后背,就像兄弟一样。但是这样的动作很反常,田洪伟觉得不对,他随后跑到了患者的科室,看到他将床单拧成绳挂在了高高的暖气管上,脖子正往上套,“我一把抱住了他,我们重重地摔在地上,我至今还记得他当时看我的延眼神,很特别,无法形容。”
年轻的同事常常请教田洪伟,“为什么像警察一样,知道这么多?”田洪伟说,这其实很简单,我们不能只靠“眼睛”去观察病人,得用“心”去看、用“心”去爱,当做到这些以后,对患者情况了如指掌就不是难事了。
在精神科工作近30年,
田洪伟从好奇到恐惧再到挚爱,尽管衣服被撕开撕坏、眼镜被接二连三地打碎、身体被打得血肿,但从没想过离开。在他的窗台上,有两个小盆景已经放了好几年,上面有张泛黄得便利贴,上面写道:“我知道我生病时很能作,谢谢你不生我的气,不记我的仇,一直对我那么好。”
“当看到一个个走火入魔般地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尤其是那些年纪很小的重返校园,我就坚信我的选择是对的。”田洪伟说。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朱虹文/摄
编辑:马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