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视角下的精神病治疗新思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破气、安神、守正——探索中医治疗郁证的新路径在中医的博大精深中,虽然并未直接提出“精神病”这一概念,但它们有着相似的认知与治疗方法。中医将这类情况称为“郁证”,这一命名更显人文关怀。与西医的简单诊断不同,中医更注重患者的整体状况与情绪调整。因此,在中医的治疗体系中,破气、安神、守正成为了关键的治疗思路。通过这些方法,中医致力于帮助患者摆脱郁证的困扰,重铸健康与平衡。从中医视角来看,精神病患者的整体状态可以描述为“郁”。当人们心情不佳时,常常会感到郁闷,这实际上是指情志被郁结。郁,作为一种状态,它阻碍了人体气机的顺畅运行,导致各项机能无法正常发挥,从而产生停滞、不通畅和受限的感觉。例如,心胸郁结会导致胸闷;脾胃郁结则会造成食积和消化不良;血液郁结则会产生淤血;气机郁结则会引起胀满和窜痛。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大哭、大喊、大叫的行为,这实际上是他们试图通过发越郁滞的气机来寻求舒缓。这种自救行为虽然在正常人看来可能显得异常,但却是患者内心的一种真实反映。我们精神病患者,常常被形容为“迷了心窍”,这“迷心窍”的根源,其实是“痰”。在中医的视角下,精神病患者被视为无形之痰所困扰,导致心神失用,进而引发一系列异常症状。以一位我们曾接诊的患者为例,他被确诊为“精神病”已有三年,长期服用西药却未见明显好转。随着病情加重,他变得愈发紧张、抑郁,常常表达恐惧,同时伴有自言自语和哭泣。这位患者典型地体现了气郁的症状,如情绪苦闷、表情抑郁,这是肝气郁滞的表现;同时,食欲不振则揭示了食郁的存在。此外,舌苔滑腻更是表明体内有痰湿,即湿郁。食郁、气郁、湿郁,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似乎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重重困难。然而,仅仅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从整体出发,全面改善患者的“郁”状态。让我们来审视一下“破气还五汤”的用药精髓。其中,厚朴和半夏分别负责行气消痰与燥湿化痰,茯苓和苏叶则分别发挥健脾利湿与行气和中化痰的作用,而生姜则擅长温中化湿。这些药物的巧妙配伍,正是“破气还五汤”治疗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彻底清除体内的痰湿,从而解除痰对心神的困扰,使患者恢复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