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你提出要求或问题,别人给出一个模糊的回答时,其实已经给了明确的回答,不要再打破沙锅问到底。成年人的分寸感,是做让对方为难的事情。
2、人生原本就是充满upsanddowns。很多时候,并不是现在太苦太难了,而可能只是以前太好太顺了。
3、不学习,你的头脑便不能适应世界的变化;不健身,你老去的节奏就会落后于儿孙成长的速度;不奋斗,你的才华永远配上你的任性……
4、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未来本质是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如果未来发生变化,你也必须改变。你改变的速度,必须和未来的变化一样快。所以,对未来的感知和预测,比其它东西更重要。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如果你现在做的事,有任何人可以做得比你更好,成本低很多,那么你就应当迅速放弃现在做的事(不管暂时有多痛苦),而去寻找价值链上你更能占据优势的位置。
5、未来已经不能被拒绝了,不再是我们奔向它,而是它裹挟着我们呼啸前进。
——马宇龙《云归楼》
6、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成长,尤其是女性。女性一般沦为家庭妇女后,再小的事也会成为天大的事。
以前我们的社会法则是,不进则退,而现在这个社会的法则是,慢进则退。
当一个女性回归家庭后,做得好,无非就是高级保姆。通过中介,花1万元就能找到。而如果去社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保姆这么简单。
找到自身的价值,和配偶成为核心利益的伙伴,才是婚姻最好,最长久的状态。
7、如何读好一本书?
我们读书的方式一般会有两种,一种是一天看完一本书,一种是通过计划,一个月看完一本书,你会选择哪一种?
这两种第一种是训练定力,通过一整天看书的状态来发觉你内在的定力,第二种是训练节奏感,训练的是自我的状态。
不管选择哪种方法,我们读书要做到的只有两点,必须要思考,必须要口述化表达,只有这样才做到了知识的内化、吸收和整合。成为新知识的生产者,才是我们读书的真正意义。
8、生活中,有很多让我们难过的事,一旦你习惯了让你难过的事情,它就不再让你难过。
9、问:精神病和神经病有什么区别?
答:精神病主要折磨自己;神经病主要折磨別人…
10、互联网给我的感觉是:当你一两天没,可能就跟不上很多话题,错过很多节奏;但当你一个月没上网,就会发现好像啥也没错过,因为那些全都过气了。
11、一定不要观察导师或者大牛,来作为自己的做事原则。因为这些人往往很难让人效仿。
不得不承认天才的路径不是一般人可以走的,但不要效仿大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往往这些大牛本身会有意无意地误导大家。
一个家庭美满、身体健康、社交活跃、学术成就等身的人,不管他对别人说他每天睡几个小时,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睡这几个小时,其实他的睡眠时间数量和他的成就往往并没有任何关系。
12、一直以来,区分被收割的韭菜和真正有雄心的野兽的分水岭,就是耐性。
你永远无法想象,一群连区区10分钟阅读都无法付出的莽撞原始人,能够对任何事物投入足够的精力,并取得成功。
所以他们注定是输家,是败者,是把筹码交出后,怒吼着郁闷却无能为力“被淘汰者”。
世界很公平的,任何事,不投以足够的精力去灌溉你就不可能在任何方面取得长足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