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那些住在精神病院的人,真的都是精神病吗?
如果是,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年,也就是38年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汉恩(Rosenhan),针对此问题做了一项名为当正常人在不正常的地方的医学实验。
他在众多志愿者中经过严格的筛选,选出了8名正常人,送往精神病院,期望观察是否能被及时发现。
实验的结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成为当时对精神病患鉴定标准的重要批判,因为经过诊断那8名正常人中,有7人被冠医院待了4年,最后,又以“精神病恢复期”的状态出院。
自始至终,医护人员没有发现他们实际上是正常人。
这项实验赤裸裸的将精神病院的漏洞揭示了出来,事实上在精神病院里被看作患有精神病的那些人中,存在精神正常的人。
这让我想起电影《飞越疯人院》中主角为了逃避牢狱之灾,伪装成精神病人被送往精神病院的故事。也就是说,这些漏洞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逃避惩罚的途径。
且采用此途径的方法并不难,只要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以及一些可轻易习得的伪装技能,就能够伪装成精神病且不被怀疑。
比如尽量的不修边幅,让自己看上去邋遢;将药丸藏在舌头下面,以逃避精神类药物。
在精神病院里这7名不是精神病的精神病需医院的生活,起初他们还避着医护人员,但后来他们发现,完全没有必要。
因为他们的正常日记行为在医护人眼眼里也会变成病理的“持续书写行为”,完全符合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特征。
医护人员从来没有质疑过他们的身份,从他们被送进来的时候,他们就是精神病,他们所有的正常后不正常的行为最终都会被解释为病理性行为。
讽刺的是,医院里将近三分之一的真精神病患者发现了实验者们的异常,一度怀疑他们的真实身份,甚至有精神病患者对实验者说:你不是疯子,你只是来体验生活的!
这项实验也从侧面映证了人性最可怕的一面。如果我们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都不加分辨的简单归类,很可能导致各项致命的危害,或者酿成悲剧。
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不存在完全一致的两件事,每件事情都有其独到性,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戒状态,以避免犯错。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曾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如一个人穿上白大褂就是医生,一个穿上病号服就是病人,可是绝对吗?必然不,世界不是非此即彼的,这中间存在很多灰色地带。
古板的标签化会导致我们忽视自己以及他们的多面性,习惯于用部分的视角代替整体去认知世界万物,如此认知到的世界必然是不完全且容易出错的,甚至会被有心之人利用犯罪谋取不法利益。
所以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学会时时跳出规范的思维模式,尝试站在更高的视角观察问题,而不是一叶障目。心理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标签效应”都得到了验证。
例如上世纪加州大学的EdwinM.Lemert教授在进行药物研究时,曾发现大量吸食非法药物的年轻人之所以会有如此行径,和他们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有关,他们在一致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必须要这么干。
当然标签化也有其正面意义,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以后,会不自觉地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以便于让自己的行为与自己被贴上的标签相一致,追求一致性是人类一种近乎本能的倾向。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自信的、勇敢的人,也可以预先给自己贴上这些标签,然后再反向倒逼自己成为与标签一致的人,并不断的将其内化为真正的自己。
标签效应的正反意义亦能说明,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因此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先别急着下结论,充分的观察是全面认识事物的前提。
如果始终被困于在设定完毕的情景下自我证明,或许生活中会发生无数“正常人在不正常的地方”的真实事件,那将会对社会造成灾难性的毁灭,且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滑向不正常的轨道。
-TheEnd-作者
汤米编辑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Vogel,D.L.,Wester,S.R.().Toseekhelpornottoseekhelpherisksofself-disclosure.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