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自杀,是许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会产生的念头。据调查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5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与此同时,大家可能有个常见误解,即双相患者的自杀行为只发生在抑郁阶段。但实际上,躁狂症发作也会导致严重后果。因为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深陷于急躁和易怒的情绪中,进而影响其判断,最终导致某些不计后果的行为发生。
但这并不代表药物的疗效不佳,相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早期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的,部分患者甚至能会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治疗时长在3年以上疗效不佳,或出现较为严重的副作用造成多病共发,亦或是出现自残自杀、严重暴力症状的患者,此时应考虑采用外科微创手术治疗。
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将立体定向手术应用到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治疗上以来,治疗方向就得到了一个新的突破,随着医学影像系统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神疾病神经调控靶点的定位也越来越精确。
目前,我院功能神经科运用的第五代脑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术,率先引进了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及手术计划系统,可构建三维坐标系,进行立体、实时的手术路径和靶点的规划,并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表现设计不同的靶点组合与手术方案,做到个体化、差异化、针对性的治疗,而不再是单一笼统地采用一种方案。手术过程中通过微电极调控异常传导的神经核团,平衡大脑中的递质分泌,恢复正常的信息传导,从而控制或消除患者的异常精神症状,帮助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案例分享:
“你这样割自己的手臂疼吗?”“不疼,感觉很舒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院功能神经科医生们真是难以置信,眼前这双手腕上一道道被反复割破的伤疤是出于患者自己之手。
4年前,患者陈某(女性,21岁)出现莫名的不开心,睡眠差,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不想去上学,有时觉得不开心就用刀片划手腕,觉得疼痛能使自己开心,曾口服大量安眠药自杀,当时诊断为“抑郁症”,规律服药症状无明显缓解。半年后,患者出现情绪高涨,兴奋话多、易激惹,不断与周围人吵架,再度就诊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服用碳酸锂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控制欠佳,遂来到我院寻求手术治疗。
到院后,经门诊医生评估可知:现患者(1)睡眠差,半夜入睡困难,白天精神不佳;(2)情绪低落、不开心,感觉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什么都不想干;(3)消极厌世,觉得活着没意思,曾口服药物、割腕自杀数次;(4)心慌、乏力、头疼,全身疼痛,不想吃东西;(5)情绪高涨,兴奋话多,说自己有能力,无节制挥霍;(6)脾气暴躁、易激惹,好发脾气,与家人敌对,与周围人吵架,对家人漠不关心,接触被动,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术后,患者的异常症状消除,情绪平稳,睡眠质量提升,能正常饮食,与父母相处融洽,明确自残自杀行为不可取,承诺不会再犯,对于出院后的生活有自己的规划,重拾生活的兴趣与意义。
01:50
像陈某这样出现严重自残自杀倾向的患者,采用第五代脑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技术进行治疗手术,也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一次性多靶点神经调控手术,可以去除多个疑难复杂的精神症状,让患者躁狂、抑郁、睡眠差、伤人毁物、自残自杀等症状消失,这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极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