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类疾病,21世纪以来,这类疾病的患病人数在不断攀升。根据大数据统计,随着生活节奏和压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
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间,我国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都有明显的提高,约增加了10倍有余。由此类推,到年,抑郁症的危险性将超过癌症,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第二大病症,其危害仅次于心脑血管类疾病。
不管一个人经济条件的好坏、能力如何、年龄多大,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在如今,抑郁情绪障碍这类疾病,就像感冒一样常见,很多人都有患上抑郁症的隐患。
所以临床上,又将抑郁障碍称为“情绪感冒”或“心灵感冒”。
抑郁症的危害非常严重,影响程度很大,会使人的肉体和精神不断受到折磨,甚至土崩瓦解,一旦患上抑郁症后,患者会承受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抑郁症对人体健康具有巨大的威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类疾病,其危害仅次于癌症,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经常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工作人群、孕产妇、青少年和老年人最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属于重点防范人群,希望大家能引起关心和重视。
一、关于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类怎么样的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如果患上抑郁症之后,经常会有思维迟缓、丧失主动性、兴趣减退、情绪消极、低落的现象。在平时还经常会自我贬低、自罪自责,睡眠和饮食情况也不好,经常感到身上很多部位有不适感,担心自己会患上各种疾病。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还经常会有自杀的心理想法和危险行为。
患上抑郁症的人,心情和情绪长期感到非常的低落,这种现象是患上抑郁症之后的典型临床表现,抑郁症又被称为抑郁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类型之一。
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心境非常低落,和他的处境并不相匹配。患上抑郁症的人往往情绪过度,情绪低落,经常会感到闷闷不乐,不开心,随着抑郁症的不断加重,患者会感到身心非常痛苦,悲痛欲绝,有自卑厌世的心理。
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
1、遗传因素
抑郁症并不是典型的遗传性疾病,但是遗传因素对于患抑郁症确实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往往会使患者患上“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对于抑郁症的遗传研究中,主要是对于双生子和家谱的调查研究。
2、社会环境因素
如果在生活中,突然遇到了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或者长时间到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当持续时间超过2~3个月,就会严重危害个体的心理状态,使患者的心理受到强烈的恶性刺激,引发其患上抑郁症。
这里所说的突发且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包括失恋、亲人亡故。这些事件是诱发抑郁症的直接原因。婚姻出现问题、对婚姻长期不满,也是诱发抑郁症的重要潜在因素。调查发现,经济水平收入低的家庭中,人们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因此患抑郁症与自身的经济收入有着关联性。
3、人格因素
如果对自己缺乏自信心,经常有悲观的情绪,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件把握程度差,或者事情过度担忧,都会容易使人患上抑郁症。
对于具备这一系列人格的人而言,应激事件对于这类患者的心理刺激更大,并且会严重的影响患者对于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情况。人格大多形成于儿童时期,如果在儿童时期,人的精神状态不好,精神受到创伤,会对其性格的塑造产生很大的影响。
4、生物化学因素
患上抑郁症还与人体大脑中生化物质紊乱有关。当人的大脑中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受损,出现了紊乱的情况,会使患者的语言和行为受到影响,出现各类异常表现。
此外,一些药物也会加重抑郁症,部分激素也会使人的情绪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抑郁症”经常会说这6句话,假如你没说过,说明心理非常健康
1、“这件事都是我的错”
抑郁症患者与他人不同,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非常的脆弱,有强烈的自卑心理,经常觉得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在工作中思想观念也非常敏感。
抑郁症患者,往往会过度在意身边人的看法。在生活中每做一件事,都会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别人的想法,或者考虑自己做这件事会不会惹别人生气。遇到问题之后,即便不是自己的过错,也会将所有的问题都揽责在自己身上。
这类患者经常认为,只要出现了问题,都是自己的过错,并且会在这种极端的想法中,越陷越深,最终产生自杀的念头。
2、“好烦”
患上抑郁症的人,情绪会长时间低落,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处于什么时候,他们都会不断的表达自己悲观的情绪,令人感到有些许烦躁。
当人患上抑郁症后,大脑的思维能力会下降,同时还有失眠、睡眠质量差、掉发等生理表现。当你身边有这样的人时,千万不要过度厌烦他们、经常抱怨,可能是由于他们患上了抑郁症,生病所引起的。如果我们的身边亲朋好友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经常把“好烦”这两个字挂在嘴边,一定要对他们有耐心,并且慢慢的去开导他们。
3、“我好累呀”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生活中面临着各方压力。每个成年人都有来自工作、家庭或社会的压力,这些压力经常会让人感到非常的疲惫。
经常处于高压的生活环境中,会令人身心俱疲,逐渐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使人情绪悲观,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并且影响人对于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
当人患上抑郁症之后,不管遇到的问题是大是小,都会经常将“我好累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且非常抵触与身边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会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世界中。
4、“我是一个没用的人”
患上抑郁症以后,如果症状较轻,这时他们往往会处于一种强烈的、自我否定的精神状态下,这类悲观情绪在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生活中,这类患者可能已经把这件事做的很好了,但他们还是会不断的责备自己,否认自己,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并且会觉得自己非常没有用,一无是处。
抑郁症患者经常会说“我是一个没用的人”。经常把类似的话挂在嘴边,并且不断发出心理暗示,在言语中强化自己对于这种想法的认同度。
5、活着毫无意思
抑郁症患者逐渐对生活丧失信心和希望,出现强烈的自我否定心理;抑郁症患者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有强烈的排斥心理,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和价值。
如果抑郁症状比较严重的话,还会有轻生和自杀的行为倾向。一旦出现了这类想法或者行为,说明抑郁症症状非常严重,一定要及时与心理医生进行沟通并寻求帮助,避免让这些患者在个人的悲观情绪中越陷越深。
6、我好像生病了
很多人患上抑郁症之后不喜欢出门,经常会把自己关在家里玩手机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在家人的眼中会认为他们有事可做,很难意识到他们患上了抑郁症。
其实当人患上抑郁症之后,并不知道自己具体是生了什么病,但他们认为自己确实是生病了,不想出门和朋友相聚,只想待在自己的封闭空间里。
三、延伸如何治疗抑郁症?
1、药物治疗
当抑郁症的症状属于重度及以上的情况时,需要立马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来抑制病情。对于受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影响大的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心理治疗。
常见的抑郁症治疗药物包括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和传统的抗抑郁药物。其中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包括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和米氮平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属于传统的抗抑郁药物。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有些抑郁症患者,需要婚姻或者家庭方面的治疗。对于一些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人群,需要通过团体治疗或沙盘治疗的方法。